近日,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工作组研究起草的《关于改进财产保险公司车险考核有关工作的建议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已下发给部分机构,拟规范财险公司对基层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,从而杜绝车险乱象的根源。
车险考核新标准,服务、创新是亮点
与之前相比,考核方案意见稿加大了服务、创新指标的考核,尤其是创新指标作为加分项予以体现,与早前车险改革鼓励开发差异化创新产品的要求相一致。
考核方案的建议
1、合规指标:公司内部审计发现不合规要扣分;被监管部门出具风险提示函和罚款处要扣分;被监管部门停业和重大问题处罚的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
2、服务指标:权重不低于20%。
3、效益指标:引导基层机构增强成本核算意识和转变粗放经营的发展方式,提升内生发展动力。
4、发展指标:平衡与效益类指标的权重配置,要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市场承受能力,向基层机构下达符合实际的保费增长任务。
5、创新指标:鼓励基层机构聚焦科技创新,将创新类指标作为加分项在基层机构考核中予以体现。
据数据统计,自车险改革启动,近两个月约90%的客户年缴保费下降,车均保费由3700元/辆下降至2700元/辆,其中保费下降幅度超过30%的客户达69%,另约有10%的客户保费有所上升。
面对保费缩减、赔付上涨的双重压力,财险公司规模与盈利受到了冲击,为避免车险费用乱象再次爆发,规范财险公司市场竞争,考核方案意见稿加大了服务、创新指标的考核,推动车险行业应用科技创新实现精细化运营。
在“一车一价”的新定价方式面前,过去粗放式的费用战已不再适应,借助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提升车险定价、营销、核保、查勘、理赔等环节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,逐步成为车险行业的共识。
车险科技受重视,创新成制胜关键
目前,车险科技主要分为两大阵营,一是由大型保险公司为主导的传统财险企业,一是以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主的第三方保险科技企业。
针对出单、续保、查勘、理赔等环节存在的人力成本高、效率低等痛点,大型保险公司依托雄厚的资金及丰富的业务场景,率先实现了信息化及线上化的转变。例如线上投保、自助理赔、AI智能定损等技术服务,让自助、随时随地、免等待等成为保险公司科技赋能的代名词。
△ 图:车险业务卡证识别
另一方面,中小车险机构对保险科技的需求,为第三方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。包括UBI车险、智能定损、反欺诈模型、风险识别、智能续保、大数据营销等车险产品创新,细化了业务运营流程,帮助中小车险机构降本增效。
以悦保科技为例,专注“大数据+人工智能”的研发与应用,先后向车险从业机构提供车险云平台、保险OCR识别等产品服务,推动车险行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。
其中,车险云平台包括移动出单、二手车投保、PC双核出单、摄像头续保、批量续保、智能电呼等6大系统,与国内近40家保险公司实现接口对接,业务覆盖全国36个保监区域,为数十万机构门店和近百万用户提供服务。让车险从业机构有效增加基盘客户数量,实现大数据挖掘客户,一键获得多家保司报价,优化业务流程,提升车险续保率。
△ 图:悦保车险云平台架构
保险OCR识别则开放保单识别、车牌识别、行驶证识别、驾驶证识别、身份证识别等视觉AI技术,改变以人工录入为主的低效率信息处理方式,利用RPA机器流程自动化全面提升保险销售、承保、核保、理赔等各环节效率,进而提升风控能力与业绩效益。
△ 图:悦保科技保险OCR+解决方案
毫无疑问,在车险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,车险科技将更加深入车险业务场景,帮助车险机构提升运营效率,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,以突破同质化的竞争格局。同时,在政策与市场的作用下,保险公司也会主动寻求服务创新、科技创新,这将与车险考核方案的建议相契合。